傳統水表結構
2015/9/13 15:28:46??點擊:
傳統水表結構
傳統水表的內部結構從外向里可分為殼體、套筒、內芯三大件。殼體是生鐵鑄成的,水從進水口出來之后通過殼體的下部環形空間,這里叫做“下環室”。在這個環形空間的上面有“上環室”和出水口相通。套筒的底部有個帶有小孔的過濾網, 濾出水中的雜物。套筒側面有上下兩排圓孔,孔的位置恰好與殼體的上下環室對著,顯然,下排是進水孔,上排是出水孔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這兩排孔都是沿圓的 切線方向斜著打的。注意上下兩排孔的方向相反。水從下排孔沿切線方向流進去,勢必形成旋轉的水流,這對于水表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。內芯分為上、中、下三 層,從玻璃窗看到的是上層,只有指針和刻度盤。其實最關鍵的是下層,這里面有個塑料輪,輪邊上有許多塑料葉片,叫做“葉輪”。
葉輪所處的位置正好在套管下層孔所形成的旋轉流里,水流沖擊輪周的葉片,產生轉矩,使葉輪旋轉起來。龍頭開得越大,水流越急,葉輪就轉得越快。
葉輪的軸垂直向上到達中層,軸上面有個小齒輪,用它和“十進制數齒輪”嚙合,達到累計轉數的目的。“十進制數齒輪”
的作用是每當個位數齒輪轉十圈,十位數齒輪就轉一圈。換句話說,個位數齒輪轉一圈,十位數齒輪就轉十分之一圈。個位數齒輪是主動者,靠它來帶動十位數齒
輪。實際上每一級十進位用兩對齒輪完成,以使轉動方向一致,其中一對傳動比是9:30,另一對是10:30,這兩對串聯在一起,總的傳動比就是這兩個的乘
積,即0.099999,完全可以近似為0.1。照這樣計算,如果要讀七位數(小數點前讀四位是黑刻度,小數點后讀三位是紅刻度),就得用12對齒輪。再
加上別的一些用途,在這個中層小小的空間要擠進18根軸和34個齒輪,也可算是高密度安裝了。這類水表憑借其簡單價廉,能在潮濕環境里長期使用而無需維
修,而且不用電源,停電也不影響工作的優點依然會長期服務。

讀法
抄表到戶居民使用的機械水表,表盤上一般有8個指針示值標盤。如圖1所示,右側四個紅色指針示值標盤:×0.1、
×0.01……都是小于1立方米的示值,因為自來水的計量單位是“立方米”,這些標盤一般不具實際指導意義,可以不用認讀。左側的四個黑色指針示值標盤
×1、×10……是自來水計量和收費的依據,讀者應該學會認讀。
圖1
再認指針

圖1
認讀時首先要弄清四個黑色指針的單位和它們的進位關系。圖1中四個黑色指針示值標盤按逆時針從上往下,依次是個位針
(×1)、十位針(×10)、百位針(×100)、千位針(×1000)。×1的指針轉一圈,×10的指針走一個字;×1的指針轉一圈,×100的指針走
一個字;×100的指針轉一圈,×1000的指針走一個字。
認讀要領:、認讀水表時,要從高位指針向低位依次認讀,即從×1000的指針示值標盤順時針從下向上依次認讀。特別
需要注意:如果千位、百位、十位指針位置在兩個數字之間時,要注意上下兩個相鄰指針與它的關聯。像圖2中所示,“×10”的十位指針在8與9之間,非常靠
近9,是該讀8還是讀9,取決于×1的個位標盤指針是否到0。我們看到,個位指針是在0和9之間,也就是說還沒有進位,所以十位指針應該讀8,而不讀9。
如果個位指針也指向兩個數字之間,要看旁邊緊鄰的紅色×0.1標盤的指針是否過“5”,采取4舍5入的方法決定個位指針是否進位。如圖3所示×0.1標盤
指針沒有過“5”,而個位指針在0與9之間,此時不應該進位,個位應該讀“9”。
- 上一篇:K800電磁流量計說明書下載 2015/10/6
- 下一篇:水表簡史 2015/9/11